去年朋友在迪拜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偶然发现一个叫Grass的AI项目。当时朋友神秘兮兮地说:“这玩意儿不用投钱,每天点几下鼠标就能攒代币,有人已经赚了110000!”我一听就笑了——天上还能掉馅饼?但两个月后,我账户里躺着的750个代币突然暴涨到2857美元,啪啪打脸。
这事得从一条推特说起。那天我刷到有人晒截图,说自己靠“DPIN项目”零成本赚了笔快钱。点进去一看,原理其实简单到离谱:让用户贡献闲置的电脑算力或网络带宽,帮AI公司训练模型,作为回报发代币。说白了,就是“你出电费网费,我发币抵账”。
我半信半疑注册了Grass。每天签到领积分,顺手关注推特、加个电报群,攒够750个代币用了小半年。当时代币价格才0.5美元,我也没当回事。结果今年初项目突然被大交易所上线,价格飙到4美元,转手一卖直接进账。后来才知道,这类项目在迪拜早就火得一塌糊涂——有个类似项目甚至融了2200万美元。
但别急着上头!这类“白嫖代币”的套路我试过十几个,真正能变现的不到三成。像去年有个叫Voltx的平台,号称用Solana链免费发币,我投了50美元试水,结果三个月后平台直接跑路。所以现在我的原则就三条:绝不充大钱、专薅免费积分、见好就收。
最近又在盯一个叫Flow3的新项目,模式还是老配方——签到、做任务、攒积分换代币。官方说背后有Net X基金会投资,还拉拢了BitGat Brise这种70万粉丝的大V站台。但查遍Crypto Rank这类权威站,愣是找不到融资记录。我的策略很简单:每天花2分钟点完签到,顺手把推特、电报的任务一做,攒着2万积分先观望。真要充钱?除非满足俩条件:一是代币上三大交易所,二是确认投资方不是野鸡公司。
说到这儿必须泼盆冷水。上个月有个朋友听说某项目融了2200万,直接砸2500美元买代币,结果项目黄了,现在天天在群里哭诉。记住!再诱人的故事也抵不过一个真理:免费积分当刮彩票,真金白银当扔水里。就像我玩Grass时,95%的人只攒免费币,偏偏有人抵押房子All in,最后币价跌回1.5美元,肠子都悔青了。
如果你也想试试,记住这四步:
-
专找“零成本”入口:只做签到、关注社交账号等任务,绝对不碰充值页面;
-
查清项目底细:上Crypto Rank查融资记录,搜外媒报道看是不是真上过Digital Journal这类大站;
-
分散押注:同时注册5-10个项目,总有几个能活到上交易所;
-
设置变现底线:比如币价涨3倍就抛一半,剩下的留着赌更大涨幅。
现在我在Flow3攒了2万多积分,每天继续佛系签到。还有一些基本任务,要是明年它能复制Grass的走势,说不定又能多赚台特斯拉。要是黄了?反正零成本,就当玩了半年养成游戏。加密货币这行当.
暴富的故事永远在流传,但活得久的永远是那些“薅羊毛不薅命”的聪明人。
链接:https://app.flow3.tech/sale-nodes?ref=M4e42rCBZy
邀请码:M4e42rCBZy
填写邀请码有奖励
发表评论